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国家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给我国自主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带来了新挑战。自2022年秋季以来,为有效突破跨境国际化学习成本过高等方面的限制,兰州大学教务处适时推出了系列“在地国际化”教学课程作为全校公选课,得到了全校同学的积极肯定和支持,选课人数年年攀高。
作为“在地国际化”课程之一,《世界政治理论》课程本学期选课人数达到130人。为了有效满足来自全校不同专业同学们的选课意愿和学习需求,课程组积极探索将跨文化和全球维度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近期特别邀请了在校学习的优秀留学生研究生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国际化互动交流。其中,来自博兹瓦纳、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加纳等国的五位留学生,分别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国家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全英文讲解,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一步感受到了国际化学习的良好氛围。

图1.来自Botswana(博茨瓦纳)共和国的Dintle Jeremiah(中文名:周丹)同学

图2.来自Pakistan(巴基斯坦)共和国的Rizwan Malik(中文名:马瑞)同学

图3.来自Pakistan(巴基斯坦)共和国的Muhammad Bilal Durrani(中文名:杜茂斌)同学

图4.来自加纳(Ghana)共和国的Sheila Deripog Naariyong(中文名:马得幸)同学

图5.来自尼泊尔(Nepal)共和国的Manoj Kumar Rijal(中文名:李迈坤)同学

图6.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认真学习

图7.课程结束后全体合影留念
在本次教学中,各位研究生留学生同学进行了精心准备,全英文的语言交流,别致的民族服装,激发了同学们增强国际化学习交流的浓厚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国际化互动教学活动,虽然没有走出校门和国门,但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世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发展态势,极大开拓了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本次课程交流活动不仅实现了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有效对接,更是“在地国际化”课程教学与国际留学生教学的有机融合。这种深度的学习交流,为课程学习注入了丰富的国际化元素,也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文字:马冬霞、张琳
图片:袁能
审核:周长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