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鹿鸣讲堂“正德”系列第五十二讲《新时代国别区域研究:国际发展视角》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日期:2023-04-06 作者: 点击:[

2023年4月4日上午,应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导师,国家汉办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中国研究方向合作导师刘琛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新时代国别区域研究:国际发展视角》线下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曾向红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校内6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刘琛老师通过“如何理解和把握在二十大背景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其意义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发大家对国际发展的思考,进而指出我们需要从时代背景入手,向世界阐释中国之道。刘老师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城乡循环趋势、处理好隐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隐私化、乡村建设慢不得,也急不得、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期待从合作迈向协作、教育与阶层跃迁”,并将全球性挑战总结为“分裂”二字。具体表现为经济方面需要“全面消除贫困”与应对“通货膨胀”。在文化方面需要面临种族之间的矛盾等。从区域国别角度看,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理论挑战。“全球化”一词被创造以后,国际合作理论也随之诞生,全球化意味着相互依赖,应创造条件使各国走向相互协作的全球机制。同时世界进行交流合作对话,需要具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此,刘老师提出了针对区域国别的评价体系模型。该模型指出,中心国家之间的关系相对和谐,但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边缘国家之间均是不和谐的,现有格局整体上对中心国家有利。在此背景下,区域之间不具备交流的基础,也很难走向和谐共赢,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有新的路径,在世界层面发声。

接着,刘琛老师介绍了何为国际发展研究?刘老师强调,当今时代正处于变局,国际发展研究问题具有“宏观性、前瞻性、复合性”。刘老师从国际发展研究的视角,看待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以改革开放为时间点,梳理出中国对国际化需求的四个阶段。1978-1992年,“经济建设为中心”阶段、1992-2001年,“参与经济全球化为目标”阶段、2001-2012年,“中国走向全球化”阶段、2012年至今,“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阶段。

刘老师还针对国际化人才概念的演进进行详细介绍,刘老师结合哈佛大学提出的21世纪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应用力”,即思辨能力、创造力、交流和沟通能力、专业能力等进行逐一讲解。刘老师将“领导力”凝练为分析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发起倡议的能力三个维度。在疫情的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概念发展为“危机领导力”,即传递力、解读力和改变力。同时,刘老师以北京大学为例,阐释中国高校对国际化的理解及人才培养方案。

最后,刘琛老师将中美高等教育进行简要比较,二者的相同点是均以问题为导向。不同点表现在,中国是功能主义视角,以效率为导向、约束性指标为标准;美国则是适应性视角,跟随时代变化,调整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等。刘老师认为,在当今世界,真正积极向上的力量是存在的,但是中国需要搭建与世界沟通对话的桥梁,消弭他国与中国间的隔阂。在“分裂”成为显性趋势的情况下,更需要提升对国际问题研究的关注度。

在交流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能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处理好与西方国家不同体系的问题?如何接触、掌握前沿方法?如何改变国际传播中的不平等,消除他国对中国的误会,通畅民间交流?等问题向刘老师请教。刘琛老师针对同学们的疑问逐一进行解答。她指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高度上看前人研究的问题,找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同学们也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学习他国、外校的技术方法,把握好学院及学校提供的交流学习机会,从多渠道、近距离接触前沿方法。同时,刘老师指出,想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了解世界,并用世界理解的技术方法与世界对话。

讲座最后,刘老师对先前提到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希望中国学者使用通用的技术方法,让西方国家体会来自中国学者的本土化创新与智慧贡献,让世界理解中国的真诚与面向未来的决心。

最后,曾向红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做了简要总结,并对刘琛老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李浩洋

审定:雷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