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Hanna Smith, “Russia as a Great Power: Status Inconsistency and the Two Chechen Wars,”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47, Nos.3-4, 2014, pp.355-363.
【作者简介】汉娜•史密斯(Hanna Smith),欧盟国际关系及外交学系(布鲁日分校)客座教授,赫尔辛基欧洲反混合威胁卓越中心战略规划和反应主任。在2017年9月加入该中心之前,她是赫尔辛基大学亚历山大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安全研究、国际制度、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及区域和北欧合作。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作为俄罗斯大国身份基础的军事力量》(Military Might as Basis for Russian Great Power Identity)和《俄罗斯周边的战略文化:中间空间的变化和连续性》(Strategic Culture in Russia’s Neighborhood: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an In-Between Space)。
汉娜•史密斯(Hanna Smith)
一、导论
俄罗斯在世界政治中的大国地位并不稳定。不同战争及国内政治形势改变着外界对其大国地位的认可。托马斯•安布罗西奥(Thomas Ambrosio)以独特的视角指出,“俄罗斯努力寻求被普遍尊重的大国地位,因为它对自己的身份和在世界中的地位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仰”。有学者将认为,这种大国情怀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时俄罗斯会拉近与西方的关系,有时又会疏远对方。当然,大国情怀也影响着俄罗斯的国内政治决策。本文将以地位不一致理论为框架,研究大国地位或大国情怀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影响。
地位是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他国的认可而获得的。不同学者试图对“大国”做出客观的定义,但是,即使一个国家符合这些客观标准,也不能保证它的大国地位能够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地位不一致的国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位被高估的国家(overachievers),另一类是地位被低估的国家(underachievers)。本文在考察俄罗斯时引入了一个新的国家类型,即认为自身是一个大国,但是根据某些定义,它并不具备大国的全部能力,在国际上只得到有限的承认。
发动规模有限且获胜的战争,是维持或确立地位的一种方式。1864年,普鲁士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上取得的胜利,对于确立它在欧洲事务上的大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拿破仑三世之所以卷入1853-1855的克里米亚战争,是因为他“期望军事胜利能够巩固其政权”。同样的,阿根廷在1982年5月入侵福克兰群岛,则是为了应对国内支持率不断下降的局面。
二、地位不一致?
20世纪9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新旧秩序的分水岭。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被广泛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国际体系而非特定国家。同时,也有大量关于俄罗斯90年代初期对外政策方向的研究。这些成果大多从变革和连续性角度,将对外政策的变化与领导人的更替联系起来,而不是从地位缺失或地位不一致的角度切入。近年来,关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研究开始关注俄罗斯的大国身份,但是,关于大国身份如何影响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问题却很少有人研究。
一个国家要成为大国,需要有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资源。既需要有同化和强制的权力,也要有吸引力以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在关于地位不一致的理论文章中,玛丽亚•拉克尔•弗雷尔(Maria Raquel Freire)分别将苏联和俄罗斯视为国际体系中地位被低估的国家和地位被高估的国家,认为今天的俄罗斯享有大国地位,却不具备大国能力。地位的不一致导致苏联最初在军事上的过度扩张,包括参与朝鲜战争等失败的冒险活动以及为确认其地位而进行的代价高昂的技术优势展示。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领导下,俄罗斯作为一个地位被高估的国家,集中精力想要确立它作为后苏联国家集团的霸权领袖角色。弗雷尔指出,苏联作为冷战时期两个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的地位是建立在承认和能力基础之上的,因此苏联在1945-1991年体现了自身能力与地位的一致性;冷战后,俄罗斯的能力不足,但国际社会仍然将其视为一个主要大国,其能力与地位具有不一致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将自己视为大国,但俄罗斯人认为西方并不认同其对大国地位的认知。俄罗斯是根据经验而非国际组织给予的角色来衡量他国看待其地位的。弗雷尔认为,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地位和八国集团成员国的身份都彰显了它的大国地位。但是俄罗斯更加关注的是它在全球决策中与其他国家地位的不同,或俄罗斯的利益似乎被忽视,认为其他大国和国际组织并没有将其视为大国。因此,俄罗斯对地位的自我认知与认为自己被他国认知的方式是矛盾的。当一个国家的自我认知与他国对该国的认知方式不一致时,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是将地位与冲突联系起来的主要原因。
地位不一致是社会学中的概念,认为各国可能在被决策者视为最重要的地位因素方面存在分歧。例如一个国家在经济、军事能力(即取得的地位)上排名相对较高,但在国际社会上的威望较低(即获得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决策者可能会表现出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很容易产生冲突和暴力。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研究专门讨论了冲突和地位不一致之间的关系。乔纳森•任逊(Jonathan Renshon)通过研究1898-1912年德国的对外政策,指出地位缺乏和发动战争有着密切关系,国家对地区地位关切的敏感度要高于对全球等级秩序的敏感度,并且这种冲突事实上能为国家地位带来好处。
三、第一次车臣战争
俄罗斯在世界政治中地位的第一个严重挑战来自国内。1991年,位于俄罗斯北高加索的车臣共和国受到叶利钦总统的鼓励,让俄罗斯各地区“尽可能多的拥有主权。”然而,他们误解了“可以”的含义。叶利钦后来解释说,“可以”这个词应该表明一个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值得注意的是,以焦哈尔•杜达耶夫(Dzhokar Dudayev)为首的车臣政权最初并非要求从俄罗斯独立出来,而是想要与俄罗斯达成一项有利的协议。杜达耶夫对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试图将被削弱的俄罗斯置于谈判状态;第二,随着对独立的要求,挑战俄罗斯的国家主权。
当时俄罗斯的外交重心是改善与西方的关系、融入国际社会,当然这一进程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俄罗斯提供贷款、成为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成员国、与欧盟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等。车臣战争的爆发,无疑会损害俄罗斯在外交方面取得的进展。对于俄罗斯选择进攻车臣的原因探究有很多,但是没有形成任何学术共识。马修•伊万格丽斯塔(Matthew Evangelista)列出了一系列原因:苏联体制的历史和结构遗产、战略论点、多米诺骨牌理论和溢出效应、领导政治、精英斗争。其他学者提到车臣的社会结构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杜达耶夫或叶利钦的个性、石油和石油运输等。特雷斯曼(Treisman)认为这些因素与车臣战争相关,但是并非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他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在杜达耶夫威胁要处决俘虏的坦克兵之前,叶利钦还没有决定是否在车臣使用武力,正是由于对俄罗斯军事人员的公开羞辱致使叶利钦决定进攻车臣,所以他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应该包括俄罗斯在国内外的荣誉和地位。
四、第二次车臣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之后,车臣地区暴力事件不断增加,中央政府选择不支持1997年当选的总统阿斯兰•马斯哈多夫(Aslan Maskhadov)。事实上,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计划早在1999年8月之前就开始了。时任总理的普京在1999年夏天与克林顿总统的会晤中声称“基地”组织在车臣有军队,并计划对俄罗斯采取行动;俄罗斯在1999年6月的明斯克独联体峰会上又提出了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通过将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与车臣问题联系起来,俄罗斯为其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寻找到正当理由。
科索沃事件表明俄罗斯无法在国际事务中阻止美国。一些俄罗斯人认为塞尔维亚的失败也是俄罗斯的失败,这不仅打击了俄罗斯的民族自尊心,也削弱了叶利钦的国内威望。科索沃爆炸事件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分水岭,但是对于俄罗斯军队来说,1999年被称为“黄金年”,由于对科索沃的激烈声明,他们的影响力得到了提高并获得了更多的军费。
与第一次车臣战争相比,俄罗斯的民族团结和自信心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增强了,此外对大国身份的认同在俄罗斯话语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对其对外关系产生了影响。第二次车臣战争被描绘成反恐战争,外界难以形成对俄罗斯的批评。正如美国总统外交政策顾问斯特罗布•塔尔博特(Strobe Talbott)所言,西方既没有意愿、也没有手段对车臣冲突进行外交干预,更不用说军事干预了。
五、结论
苏联解体显然是对俄罗斯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的一个打击。然而,在俄罗斯看来,地位下降的是苏联,而不是俄罗斯,这与西方对俄罗斯地位下降的看法不符。因而,俄罗斯极力向外界证明它的大国地位。大部分关于地位不一致的研究出现在苏联解体以前,主要关注的是一个国家用于塑造大国地位的实际能力的变化,以及这种能力与地位感知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自1991年以来,俄罗斯在国际上一直没有被认为是一个大国,而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原因,俄罗斯人民和政治精英认为自己是一个强大的后进国家。作为自我认知一部分的大国身份与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实际地位之间的差距,在具体案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俄罗斯显然符合这种情况。
本文表明地位不一致不仅是一个学术范畴,而且对国家的内外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俄罗斯发动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俄罗斯为了缩小这一差距,并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象,即俄罗斯确实继承了苏联的大国地位。地位不一致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该理论是基于衡量一个国家的实际能力和国际地位两个因素,但是很难用客观的方法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际能力及其真实的国际地位,如果真的存在一种“真实的”国际地位的话。
编译:崔嘉佳
校对:陈科睿
审核:孙秀文、王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