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鹿鸣讲堂“政国”系列第三十八讲——陈冲副教授《“一带一路”倡议与共建国的国家治理》

日期:2023-03-17 作者: 点击:[


应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冲于3月16日下午为我院师生做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共建国的国家治理》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副教授陈一一主持,学院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此次讲座陈冲老师以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上一篇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道国的国家治理》的学术论文为基础,从研究动机、理论框架、研究设计、实证结果和讨论与延伸分析五个方面全面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总体上对于共建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建国在政治上对华友好程度的观点。

首先,陈冲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进行此项学术研究的动机。他指出,从2014年到2023年短短9年时间,“一带一路”成果显著,然而,“一带一路”共建国治理绩效却存在显著差异性,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和影响提出了质疑,试图以“债务陷阱”“制度威胁”“滋生腐败”等共建国出现的国家治理问题为借口将“一带一路”污名化。基于此,我们需要去探究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何一些“一带一路”共建国能够较好地抓住倡议所带来的共建机设和发展红利,提升国家治理水平,而另一些共建国的表现则相对逊色;二是如何解释“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国的国家治理影响的差异性;三是我们如何讲好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故事。

其次,陈老师对于既有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他表示既有研究系统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国的政治影响尤其是对其国家治理的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一是既有研究大多从对外援助的视角出发,把“一带一路”看成援助项目;二是既有研究大多关注对“五通”的影响,而关注治理绩效偏少;三是既有研究对共建国国家治理彩响的实证研究不足,尤其是容易忽视第三方的影响。

再次,陈老师为我们简要说明了研究的理论框架。他强调,此项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对共建国的国家治理,并提出了对共建国治理水平产生影响的三种机制,即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和“邻国效应”。基于此,此项研究提出了基准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比没有加入的国家更有可能积极提升本国治理水平。在基准假设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有条件性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中国政治关系更友好的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其国家治理绩效的影响更积极。

接着,陈老师深入讲解了此项研究的设计方案。他指出,基于各个国家加入“一带一路”时间点的差异性,该项研究创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2014—2020年、包含19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集,以“国家——年”作为分析单位,用“理想点距离”和“一带一路”参与情况作为自变量,采取“政府责任感”和“清廉(腐败)程度”两个指标作为因变量,选择“人均GDP”和“GDP增长率”、“政体类型”、“中国出口占比”和“中国进口占比”作为控制变量综合测量国家治理绩效。同时,该项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匹配与双重差分结合方法以及因果调节效应分析来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型。另外,该项研究还进行了一系列稳健型检验。

最终,此项研究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改善共建国的国家洽理绩效,但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国国家治理的影响,也取决于共建国与中国政治关系的友好程度。“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家治理水平的影响受到对华双边政治关系的限制,这就产生了在世界范国内“一带一路”影响的差异性。

此外,陈老师认为此项研究的框架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评估当中,例如社会稳定、性别平等、环境治理等领域。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来自各个年级的同学分别从论文的逻辑、结论以及文章所采取的模型等方面向陈老师请教,陈老师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回答,并对同学们的能力表示肯定和赞赏。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此次讲座不仅使同学们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国家治理差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给同学们做定量研究提供了思路和途径上的启示,另外也让同学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作为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应当如何回应批判和质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文字:王雯婧

图片|赵亦亮

审定:陈一一

来源: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