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鹿鸣讲堂“政国”系列第三十三讲《基于社会计算的国家安全态势感知原理与应用场景》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日期:2022-04-25 作者: 点击:[

 

2022年4月24日上午,应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青岭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基于社会计算的国家安全态势感知原理与应用场景”的线上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陈小鼎教授主持,校内外两百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董青岭教授从实验室的图标、设计和操作等方面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大数据的问题,以及研究者掌握大数据但无法进行计算的问题。董老师提出,该实验室目前有四种分析模型,未来可能会有上千种,最终会形成一个集数据和算法合成的开源的、免费的数据平台,以供所有会编程、不会编程的研究人员使用,进而重新理解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

接着,董老师阐述话题研究“数字时代国家安全态势的感知原理与实践”及其取得的一些成果。该研究的基本假设为冲突事件是多重社会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情感和情绪是重要的触发机制。研究逻辑为冲突是社会互动的产物,研究者要捕捉冲突互动过程中最具预示效果的因子:即人的负面情绪,该因子在国际政治的理性分析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董老师举例,恐怖主义作为社会冲突的一种,反映了民众和政府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即民众对政府提出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压力情绪无法诉诸,转化为恐怖主义极端行动。通过观察社会情绪衰落周期与英国恐怖袭击频次相关性的研究思路,基本可以印证:社会情绪的持续走低与恐怖主义袭击的爆发频次是有密切关系的。

之后,董老师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的几个探索性分析项目:一、社交隔离:被阻断的社会交往及其政治后果;二、观察者扰动:信号扭曲是如何影响政治运行的;三、恐慌的社会传播:危险信息的流动及其政治后果;四、推荐算法与政治稳定:被推荐的社会骚乱。由于缺乏真实数据,针对上述话题研究,董老师通过社会实验进行观察,包括实验1:选举投票实验——民调的扰动,以解释2016年假民调是如何影响美国选举的,希拉里是如何被假民调欺骗做出错误选择的?实验2:信息传递实验——社交距离对信号传递的影响,以观察人际距离的远近及其互动是否对信号传递产生影响。

最后,董老师指出,作为一门天然的应用型、交叉型学科,国际关系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面对复杂的互动形势,研究者应该使用新的技术手段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视角。大数据给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甚至整个社会科学界带来了转变以及与国际同步的契机,但也面临诸多问题。由于大数据存在许多缺陷,国际关系研究应该逐步走向工程性应用,把握技术契机,加强数据库、计算平台的建设,实现理论、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建立符合中国标准且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技术手段,最终推动中国和国际社会达到同频共振。

讲座结束后,陈小鼎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简要总结。本次讲座为新一代的年轻学者提供了新的“机会窗口,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探索路径。此次讲座不仅提升了我院师生了解掌握并用新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也为同学们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供稿:马辛安、秦佳楠

图片:邓仕琴、欧阳煜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