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我院在榆中校区天山堂A408、A409教室举行2025年度国创、校创暨“鹿鸣计划”立项答辩评审会。本次答辩分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组和国际政治组,政治学与行政学组由曹伟副教授,王二峰、张娟娟博士担任答辩评审;国际政治组由高婉妮、葛伟副教授,梁联朋博士担任答辩评审。
本次答辩共有56个团队参加,其中政治学与行政学组26个,国际政治组30个。项目汇报采用“展示陈述+专家评审”双环节模式,通过PPT系统呈现研究进展。在展示环节,团队聚焦选题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围绕研究背景、实施路径、创新成果及经费执行等核心内容展开阐述。本次答辩评审会选题涉及国际政治、公共治理、科技发展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国际议题方面,选题涉及“一带一路”政策比较、俄乌冲突影响以及人工智能监管等全球性议题;国内实践方面,选题探讨中亚合作、国企改革与数字政务等实际问题。此外,跨学科研究则涵盖能源转型、社会治理和文化保护等主题。各项目选题或是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如地区安全、产业创新与政策机制,或是探索新兴领域,如数字化治理与跨国人才流动,充分体现学生立足专业、关注时代需求的学术自觉,展现出高校研究对国家发展和全球治理的广泛关注。



评审老师在认真阅读项目申报书和仔细聆听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对项目优点予以肯定,就课题的现实性、可行性、合理性提出相关问题,并与答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审老师们尤其关注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在项目选题方向、研究视角等方面为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项目团队进一步明晰课题内容。


本次答辩会为项目团队搭建展示平台,检验项目设计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为立项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促进各项目团队交流学习、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新活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后续将基于答辩结果筛选优质项目,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深度结合。
撰稿:马永蕊
图片:廖婉池
审核: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