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中亚研究》编辑部承办,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协办的第六届“萃英杯”欧亚研究青年论坛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顺利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围绕“欧亚地区合作机制与地区合作”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开幕式中,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朱永彪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欧亚研究在当前全球格局中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学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关注地区热点问题,为推动欧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对积极参加本届论坛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对线下参会代表进行颁奖。《中亚研究》编辑部主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韦进深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论坛征文及评审情况,宣读了本届论坛获奖人员名单。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高婉妮主持开幕式。

在主题为“地区形势与全球治理”平行论坛一的研讨中,参会人员围绕中国周边铁路外交、中亚“C5+1”合作机制、美国对苏联—埃及的楔子战略、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数字治理、北极治理、韩国媒体对中国—中亚关系的话语解读、国际能源武器化机制、阿富汗武装走私治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范、中亚咸海治理、欧亚南北走廊、中亚地区网络恐怖主义、“中间走廊”以及印度莫迪政府重启双边FTA谈判等议题展开了精彩的发言。发言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科技等多个领域,既有对具体案例的严谨分析,也有对宏观理论的深度思考,每个发言结束后,与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在点评环节,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韦进深副、刘倩、王二峰三位老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了研究成果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在主题为“国别研究与地区合作”平行论坛二的研讨中,参会人员的发言聚焦美国中亚战略转向、俄乌冲突后中亚国家对外政策转向、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变革、俄罗斯对中亚外交策略、美以沙三国对伊朗政策、俄罗斯文明的战略转向、哈萨克斯坦的身份定位、“一带一路”中东研究、中东地区中美能源博弈、波罗的海三国情报工作、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中亚五国对俄对冲外交模式等议题。发言中,青年学者们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了各国在地区合作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调整。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副院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玉凤,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副院长陈东杰对参会人员的发言进行了详细点评,并对青年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中肯意见。

在闭幕式环节,韦进深副教授代表论坛组委会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面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各位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精彩发言,认为本次论坛充分展现了青年学者在欧亚研究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学术潜力。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欧亚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希望青年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加强跨学科交流,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质量,为推动欧亚研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3月,是国内较早建立的中亚问题研究机构。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18年6月,现有政治学系和国际政治系两个教学单位,设有国际政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政治学与行政学两个本科专业,政治与行政学(全球参与和发展共享方向)辅修专业。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与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两个博士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