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鹿鸣讲堂“教学工作坊”系列第七讲《联盟政治的研究前沿与学术创新》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日期:2023-07-20 作者: 点击:[

 

2023年7月14日上午,应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丰为我院教师做题为《联盟政治的研究前沿与学术创新》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陈小鼎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刘老师以北约与乌克兰的关系为例分析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引入主题,认为学理研究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是更好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发展。由于切入角度不同,观察者会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观点差异,而学术研究需要尽可能准确掌握经验事实和开展严谨的逻辑分析,从而对研究对象形成全面准确的理解。

接着,刘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联盟政治领域展开研究的阶段性变化,根据介入学术争论的主要议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出发,主要聚焦冷战结束后外部制衡联盟的形成以及霸权联盟拓展的原因,尝试揭示历史和现实中制衡联盟形成的条件。第二阶段主要关注中国不结盟的原因以及在不结盟条件下如何应对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调整,重点考察了美国联盟内部管理和分化对手联盟策略的问题,对分化对手联盟的目标层级和分化战略类型做了细化和区分。

第三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联盟存续和演变与国际秩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国际秩序从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过渡的背景下探讨大国间联盟分化重组的态势。通过分析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各自领导的联盟对两极均势维持和核心区竞争态势的影响,刘老师指出两极状态下盟友的相对重要性会因地理空间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最后,刘老师总结了自己在联盟政治研究领域进行问题构思的经验,强调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基础是与正在进行的学术争论进行有效对话,将自己的研究放在更大的理论脉络之中。与此同时,学术研究的首要功能是厘清和解释规律性现象,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系统整理和逻辑判断揭示相关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在交流讨论环节,刘老师结合自身的已有研究和学术经历,深入浅出地对大家的问题进行回答。针对如何对国家战略行为作出更好分类的问题,刘老师指出已有研究因为强调简约而过多关注极端类型,例如制衡与追随、强制与安抚等,而发掘中间类型和混合战略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突破。针对学术研究取向上是坚守冷门还是追逐热点的问题,刘老师认为研究者需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回应现实世界的变化,站在学术前沿与学术同行开展对话。

最后,陈老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刘老师前来我校开展本次线下讲座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江楠

审定:陈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