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学人历程】从小镇到世界——记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

日期:2021-03-09 作者: 点击:[

在读高中之前,朱永彪一直生活在河南漯河临颍县一个小镇的村庄。高中毕业后,他又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学习生活了三年。小镇缓慢的生活节奏、朴实的人情往来在他身上刻下了深重的烙印。

他是那个学习勤勤恳恳、笔记记得一丝不苟的好学生,是那个和室友、同学亲密无间的好兄弟,是那个曾经一上台说话就紧张到结巴的普通男孩。

也是那个走访多个中南亚国家的青年学者,是那个被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认可的专家,是那个逐渐走上世界舞台为中国发声的中国学人。

初来榆中

2001年9月,刚刚结束高中最后一个假期的朱永彪坐上了从河南开往甘肃的火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坐火车,也许是因为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坐上火车的他有些兴奋,叽叽喳喳和同行的小伙伴说了一路,一整晚都没睡。

下了火车又坐上大巴,朱永彪终于来到了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看着眼前的大学和不远处的萃英山,他感到既陌生又亲切。“这个地方和我的家乡很像,除了多了几座山,没啥差别。”这时候的他对于未来的学习还没有过多的考虑,只延续了中学时期一贯的好学生做派,“在这该干嘛就干嘛,老师让干啥就干啥”。

开学之后的朱永彪的确很听老师的话。当时兰州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不久,课程、教材还不太完善,30多门课程中只有3门有教材,上课记笔记因此变得异常重要,也异常艰巨。为了不落下功课,朱永彪上课总是十分认真,一边竖着耳朵听老师讲,一边飞快地记笔记,“记到手疼是常有的事儿”。由于长期坚持,他记笔记的速度越来越快,成了班上记笔记最全的一小拨人,同学们常常找他借笔记。

当时学院的老师鼓励大家多看“闲书”,朱永彪也听进去了。他常常去图书馆借书,从老师上课偶尔提到的书,到自己从论文中知道的书,他全都借着看了个遍。有一次他听了杨恕老师邀请的时任中联部研究室主任于洪君老师关于中亚的讲座,回来后“对中亚好奇得不得了”,专门去图书馆借了整整五大本关于中亚历史的书籍。由于书本内容艰深晦涩,他反反复复借了四五回。

在学习和杂读的过程中,朱永彪养成了随手记笔记的习惯,尤其是灵光一现想到一些可以继续跟进的科研题目的时候,他一定会记下来,之后有想法了就会继续补充。当时教过他的不少老师都说他会选题,他认为这种选题的能力就是一点一滴坚持出来的。

本科时候一笔一划、一页一章堆出来的几大本笔记,现在还跟着朱永彪,“搬了几次家都不舍得扔”。

在榆中的那几年,除了学习的精进,朱永彪还不断锻炼着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缺少自信,他一到台上发言就结巴。他开始有意识地逼着自己挑战内心的恐惧,不仅加入校学生会安保部并成为副部长,还成为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的负责人、班团支书,参加了各类征文比赛,就这样慢慢找回了自我肯定和上台表达的勇气。

走进国政

虽然朱永彪高中时就对国际政治感兴趣,大学的国政专业也是自己选的,但是初入大学,他对这一专业还是有过一些怀疑。针对学院老师们反复强调的“以后你们不论是搞外交、做记者还是做研究,都要有独到的视角,要有专业特色”,他有些迷茫,“这个专业真的有什么独特的视角吗”?直到后来上了一门学院开设的全校公开课,在课堂上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他才发现,其他专业和国政专业的学生看问题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个专业赋予了我们一些独特的视角、深度,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个专业的用处和长处”。

随着对专业的逐渐了解,朱永彪的专业兴趣日渐浓厚,大二时就有了申请“䇹政基金”项目的想法。由于前期对新疆问题的关注,他将题目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问题研究》,并争取了张新平老师作为项目的指导教师。当年“䇹政基金”项目作为兰大本科生唯一的科研训练计划,本来是只对大三学生开放的,朱永彪那年正好是放开到大二学生的第一年,“大二学生要想申请上还是挺难的”。令他非常意外的是,项目成功立项了。有点兴奋,有点惶恐,朱永彪反反复复地问自己到底能不能干这件事情。最后,他给了自己一个坚定的答案,“要干就一定要干好”。

本来有些内向、不太敢和老师交流学术问题的朱永彪开始一次又一次主动找张新平老师,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和张老师讨论,“有时候用邮件,有时候当面说,本部、一分部、老师家里,我都去过”。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人民网强国政坛上一个网名叫“振铎”的网友,振铎写的两篇关于新疆稳定的帖子让朱永彪觉得这是个有想法的人,朱永彪十分想和振铎交流交流。“振铎当时在论坛上已经小有名气了,而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本科生,其实不太敢联系他”。但是为了做好项目,他不停地给自己打气,鼓足勇气将自己写的论文初稿发给了振铎。振铎及时回复了朱永彪,后来两人还有一些交流,“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朱永彪的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课题在2003年顺利结项,朱永彪被授予“䇹政学者”的称号。通过这个项目,朱永彪学到了很多东西,自信心也增强了很多,“这应该就是我研究的起点”。

师恩铭心

对于当年国际政治系的各位老师,朱永彪十分感念。时至今日,他说到各位老师的好还是滔滔不绝,杨恕、张新平、倪国良、于泽俊、王学俭、马云志、王维平、尹星腾……“老师们具体讲了哪些内容现在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但是他们教学的认真、对学生的关怀是我忘不掉的。”当时有些老师刚刚开始教学,对于课程和教学的理解比不上老教师,但是也都特别认真地备课。身为副校长的杨恕虽然行政事务很多,但是一直坚持上课,课堂上还一步一步引导同学们翻译英语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热点问题,“老师们对教学的认真既帮我们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我走上教师岗位树立了典范”。

据朱永彪回忆,由于当年榆中校区刚刚投入使用,学生人数比较少,学校和学院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开展了许多活动。许多老师主动到宿舍和同学们交流,学院的副书记朱秀兰老师、团委副书记李华老师、班主任徐鹏彬老师等时常去宿舍看望同学,外语学院的李心赤老师也经常过来,“老师们是真的对我们好”。

尤其让朱永彪动容的是续建宜老师,续老师是学院从空军政治学院专门聘请过来讲授《中国外交史》的,在朱永彪参加工作之后已经回到上海,听说朱永彪正在做的一个项目后,专门从报纸上剪下相关内容寄给朱永彪。时至今日,续老师还常常通过各种方式给朱永彪发资料,“老师不论在哪里看到可能对我的研究有用的东西,都会发给我”。

但说到对朱永彪影响最大的老师,还是非杨恕莫属。2005年本科结束后,朱永彪被保送至兰大国政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杨恕。

杨恕老师的刻苦与认真不止一次打动过朱永彪。据朱永彪回忆,无论他们什么时候去找杨恕,杨恕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办公室,晚上不到十点钟基本不会离开办公室。“每次路过贵勤楼看见老师的灯还亮着,就多了几分努力的动力。”杨恕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基本上研究生一入学就会带着他们做研究、写论文,对于学生写的东西,杨恕会一个字一个字反复改。正是在杨恕的精心培养下,朱永彪研究生时期就发表了论文,后来还提前一年毕业了。

2007年寒假,朱永彪在回家的火车上接到杨恕老师的通知,让当时的学生每个人都必须写申报书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永彪认为自己知识积累不够、无法胜任,心里有些微抵触,“实际上那比发表一篇核心论文要难得多”。在杨老师的一再坚持和反复鼓励下,朱永彪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着手申报。考虑到农村老家没有电脑没有网,朱永彪匆匆在郑州下了车,找了一所小旅馆安顿,在附近的网吧写了几天申报书,“没什么期待”地提交了。意外的是,项目被立项了。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幸运,朱永彪认为“可能是前期的积累吧”。当时“网络恐怖主义”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人甚至认为网络和恐怖主义是完全不搭边的两件事,但朱永彪在此前的学习中,已经觉察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巨大危害,“我那个时候就觉得,未来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

项目立项后,杨恕给出了很多指导意见。朱永彪综合老师的意见,有条不紊地推动着项目的进展。项目完成后,朱永彪还进行了深入跟进,对各国网络反恐政策进行了诸多考察,逐渐将网络恐怖主义引进系统化,不少想法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2014年出版的专著《国际网络恐怖主义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同样是2007年年底,杨恕为朱永彪想到了一个可以跟进的研究方向,即反恐与阿富汗问题的结合,并主动提出要和朱永彪合作写一本这方面的书,“等我想好框架就和你说”。次年不久,杨恕就将题目、框架和一大堆参考资料发给了朱永彪。对于刚刚工作的朱永彪而言,写书多少有些挑战。但是想到杨老师如此细致的指导,他一刻都不敢懈怠,立马开始阅读老师发过来的资料,不停地构思书本内容。就这样写了改改了写,初稿完成后他第一时间发给了老师,杨老师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亲自联系了出版社出书。让朱永彪十分感念的是,杨老师不仅资助了该书的出版资金,还放弃了署名。朱永彪坦言,即便杨老师作为第一作者署名,他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因为杨老师拟定了书名,参与构思了整本书的框架,提供了大量资料、设想,并全程参与了书稿的修改,包揽了出版事宜。

2009年,《9·11之后的阿富汗》一书在新华出版社顺利出版,这是朱永彪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对他此后的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真的非常感激杨老师,后来老师做研究有需要我做的,我从来不会推辞”。

2010年,已经留校工作三年的朱永彪收到了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伸出的橄榄枝,但是杨恕的一句“必须至少干够五年”让他坚定地选择了留下。如今五年早已过去,当年向朱永彪伸出橄榄枝的单位还在欢迎他的加入,但是对兰大及老师的感情让他舍不得离开,“以后就是这里了”。

智库建设

1994年,兰州大学成立中亚研究所,积极展开了中亚、阿富汗等问题研究。

2007年,也就是杨恕让朱永彪写书的那一年,朱永彪的研究视角定在了阿富汗,他也理所当然进入了杨恕所在的中亚研究所,并在2008-2018年间担任所长助理。几年后,朱永彪的研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找他写材料、托他做课题的国家、地方部门不断增多。

2012年,随着国家对区域国别智库建设的重视,各类区域国别研究机构日渐得到关注,朱永彪所在的中亚研究所顺势而为,通过了当年教育部的评估,首次拥有了连续的官方支持的研究经费。朱永彪在中亚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前承担了研究所大部分的设计、规划、论证、总结,以及各项学术会议的策划和组织等工作。

国家的重视进一步加深了朱永彪和同事们的研究热情。他们不仅努力做研究,还不断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研究为有关部门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正是由于大家的勠力同心,2017年年初,朱永彪所在的中亚研究所入选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他本人被聘为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如今,中亚研究所已经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智库。

同年初,教育部发文要在各高校备案一批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凭借多年研究阿富汗的经历,朱永彪认为非常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中心,于是他主动写了申报书,成功通过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成立后,在学术发表、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8年入选CTTI来源智库。

时至今日,中心已主持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各类科研项目6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共有数十篇研究报告被中央机关、部委等采纳。人员也从最初的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实现了大幅扩增。目前中心已有专职研究人员6人,兼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内著名高校有影响力的专家9人。

朱永彪本人也借助中心不断前行:

2018年5月15日,朱永彪赴伊斯兰堡参加中阿巴三方智库研讨会,受邀做了专题发言,并与巴基斯坦、阿富汗部分智库代表就相关合作事宜进行了接洽,达成了合作意向。

2018年10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上,朱永彪荣获中国智库创新人才青年标兵奖。

2018年起,朱永彪开始参与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并于2019年起担任中心执行主任,如今该中心也已经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

今年10月,朱永彪入选2020年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迄今为止,朱永彪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被各级部门采纳咨询报告百余份。

朱永彪说,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努力,要将中心建成重点研究基地,在阿富汗问题研究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为国家的外交、咨询、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发一分光、尽一份力。